来源: 经济日报 | 2020-08-21 16:14:07 |
今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热度明显上升,个别城市房地产市场甚至出现了过热苗头。对此,中央有关会议多次重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7月份以来,深圳、杭州、郑州、东莞、南京、宁波、长春、海口等10多个城市纷纷出台调控政策,为楼市降温。
今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热度明显上升。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个别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热苗头。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会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定位。多地立即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意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调控须保持定力
日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介绍,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及时科学精准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当前,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总体保持了平稳。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仍有一些热点城市的住宅地块楼面地价屡创新高或远远超过周边房价,以至于出现了上万人摇号抢购几百套住房的现象,个别城市炒作氛围浓厚。
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在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价格上涨的城市分别有50个、57个、61个和59个。
7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韩正表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的会议再次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的城市也及时出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份以来,已经有深圳、杭州、郑州、东莞、南京、宁波、长春、海口等10多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收紧政策。负有调控主体责任的地方政府及时出台调控措施为楼市降温,彰显了当地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
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各地需要始终坚持的。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让很多地方都尝到了“甜头”。不可否认的是,城市发展需要房地产行业支撑,其快速发展,能够给城市带来崭新的面貌,让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房地产行业产业链长,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强,房地产市场也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是,当房价开始飞速上涨,市场出现过热,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弊端。如果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会对有效投资和消费形成“挤出”效应,累积金融风险,加剧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
房地产市场过快上涨始终需要警惕。不过,也要看到房地产是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和防范风险的重要因素。“大起”需要警惕,“大落”同样也要避免。
坚持“三稳”,不能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一旦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一定会留下很大后遗症。
在稳地价方面,当前一些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城市合理增加了土地供应,同时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并努力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在稳房价方面,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地方政府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趋势。在稳预期方面,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房住不炒”,地方出台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及时稳定了市场预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近日表示,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下行压力大、国内稳定和发展任务艰巨的情况下,我国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决防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充分显示了促进经济转型的决心,以及坚持房地产调控、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因城施策不搞“一刀切”
当前,房地产市场在不同城市的情况有所不同,城市间分化加剧。并且,同一座城市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房地产调控应坚持“一城一策”,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以城市为主体建立长效机制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家认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情况不同,不同城市所处发展阶段、人口流动情况各异,因此房地产市场必定会形成差异化发展态势。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体责任在城市,落实城市主体责任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措施,从实际出发及时科学精准调控。
7月24日召开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高度重视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好长效机制。发现问题要快速反应和处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围绕坚持问题导向、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的要求,一些城市已经有所行动。8月4日,海口市住建局发出《关于进一步打击捂盘惜售等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严禁滞后网签,这正是为了规范一些规避限购政策的行为。此前,一些尚不具备购房资格的人,采取“提前购房,等几年后有了购房资格,再去网签”的方式实现购房。
深圳、南京等地近日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均有打击“假离婚”购房的内容。深圳的新政策规定,夫妻离异3年内购房,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住房总套数计算;南京的新政策规定,夫妻离异2年内购房,其拥有住房套数也按离异前家庭住房总套数计算。
此前,杭州的人才优先购房制度大大提高了人才渠道的摇号中签率。于是,杭州近期出台最新房地产调控措施旨在避免因实施人才政策而出现的炒房现象:人才优先购房将有5年限售期,一个家庭一次只能参加一个项目的摇号,等等。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近期很多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有对购买多套房现象“打假”的安排,包括“假落户”“假离婚”“假人才”等,体现了各地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利于规范市场、稳定市场。(作者:亢舒)
2022-01-12 16:37:56
2022-01-12 16:35:51
2022-01-12 16:33:46
2022-01-12 16:31:37
2022-01-12 16:23:37
2022-01-10 23:50:47
2022-01-10 23:50:44
2022-01-10 23:50:28
2022-01-10 23:49:46
2022-01-10 23:49:40
2022-01-10 23:49:36
2022-01-10 16:58:03
2022-01-10 16:55:04
2022-01-10 16:52:42
2022-01-10 16:50:33
2022-01-10 16:47:29
2022-01-10 16:36:07
2022-01-10 16:34:44
2022-01-10 16:34:37
2022-01-10 16:34:32
2022-01-10 16:34:26
2022-01-10 16:34:23
2022-01-10 16:12:37
2022-01-10 15:29:11
2022-01-10 15:17:57
2022-01-10 15:13:38
2022-01-10 15:09:07
2022-01-10 15:06:46
2022-01-10 15:00:54
2022-01-10 14:58:48
2022-01-10 14:44:41
2022-01-10 14:37:13
2022-01-10 12:04:30
2022-01-10 11:05:30
2022-01-10 11:03:01
2022-01-10 11:01:18
2022-01-10 10:46:24
2022-01-10 10:26:59
2022-01-10 10:22:55
2022-01-10 10:16:57
2022-01-10 10:08:05
2022-01-10 10:03:29
2022-01-10 10:02:08
2022-01-10 09:32:02
2022-01-10 08:59:32
2022-01-10 08:43:11
2022-01-10 08:32:05
2022-01-10 08:24:26
2022-01-10 08:17:51
2022-01-10 08:14:12
2022-01-09 17:10:02
2022-01-09 11:42:38
2022-01-08 14:14:03
2022-01-08 14:02:46
2022-01-07 22:27:18
2022-01-07 22:26:23
2022-01-07 22:25:41
2022-01-07 17:24:23
2022-01-07 16:39:41
2022-01-07 16:36:27
2022-01-07 16:30:57
2022-01-07 16:18:03
2022-01-07 16:08:57
2022-01-07 15:58:32
2022-01-07 15:58:20
2022-01-07 15:49:44
2022-01-07 15:31:33
2022-01-07 15:19:10
2022-01-07 15:09:59
2022-01-07 15:04:22
2022-01-07 15:04:18
2022-01-07 15:04:14
2022-01-07 15:04:10
2022-01-07 15:04:06
2022-01-07 15:04:02
2022-01-07 11:59:10
2022-01-07 10:56:03
2022-01-07 10:50:14
2022-01-07 10:41:11
2022-01-07 10:34:51
2022-01-07 10:27:42
2022-01-07 10:19:35
2022-01-07 10:15:46
2022-01-07 10:08:05
2022-01-07 10:04:02
2022-01-07 09:59:42
2022-01-07 09:46:39
2022-01-07 09:20:56
2022-01-07 09:15:25
2022-01-07 09:09:44
2022-01-07 08:43:15
2022-01-06 23:07:55
2022-01-06 23:07:48
2022-01-06 23:07:44
2022-01-06 23:07:22
2022-01-06 23:07:18
2022-01-06 17:07:00
2022-01-06 17:00:29
2022-01-06 16:55:06
2022-01-06 16:49:08
2022-01-06 16:46:42
2022-01-06 16:39:47
2022-01-06 16:35:47
2022-01-06 16:27:44
2022-01-06 16:05:49